回首頁

蘇花高的替代道路_沉浮式-海中通道

刪除   修改
房東:吳育維
發表時間:2021-04-23
[檢舉]

給花蓮人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一直是大多數花蓮人的心聲,但珍貴花東自然資源又是台灣僅存少數的漂亮花園,深怕經不起一絲絲的人為的破壞,從民進黨陳水扁政府到國民黨馬英九政府都沒辦法在環保與交通安全便利間取得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十幾年來一個小孩也可以變成青年了,又有多少年老人等不到一條便捷道路早已駕鶴西歸,又有多少枉生者葬身蘇花道路上,這個事情相信不會停下來,那有如何呢? 本人在此提出一個拙見,就是何不建一條不在陸上也不在海上的快速通道----------沉浮式_海中通道--------------------- 不錯!就是將快速道路建在海中,利用水的浮力將模組化的通道定置在海中央,沒有地震’沒有颱風’沒有山崩也沒也穿洞造橋的問題,只要在造船場作好模組再利用拖船拖到定點組裝,這些工程技術以目前科技都應該可以應付的,只是沒有更多專家投入討論與研究,對此本人只是想提供思考的方向,沒有特別利益意圖,也希望對這塊土地有愛的有心人士多多提供意見….謝謝………. 後續對本提案”沉浮式_海中通道”的描繪如下:特點?對環境壓力最小的花東交通建設新方案?可發展領先全世界的海中交通建設技術產業?可發展海上觀光旅館海中曙U休閒產業?可發展海上養殖事業?可發展海上太陽能技術與產業?可長距離長跨距的建設?模組化成本低?不怕地震不怕山崩免除颱風威脅背景國內?對花東高速公路環境破壞的憂慮?台灣地小人稠自然景觀花東地區尤其珍貴?國內環保意識抬頭,重要交通建設耗時曠日?東部位於地震帶剛性建築容易地震所破壞?東部近岸水深夠, 適合水中通道深度要求國外?國際間區域經濟的掘起造就經濟體聯結的需求,國與國.島與島 直接交通聯繫原理?利用海水的浮力將整個通道浮著於水中,並以輔助浮力系統控制通道承載重量?利用浮力作用可在岸上施作模組通道後再用拖船拖至現場安裝,所以可大工件製造安裝?利用重力摩擦樁以減輕海底固定樁施工的難度?利用重力摩擦樁與三柱或四柱以浮力施工法建立海上休息站與景觀曙U?利用重力摩擦樁與通道間建立防護網與示範養殖魚類養殖場主要結構?主通道: 1.南北雙向主通道 2.逃生維修通道 3.通氣井 4.貨運通運專用道 5.電線光纖油水專用道 6.海中漫步通道 逃生系統:逃生艙 浮力承載系統:浮力壓艙管 定置系統:重力摩擦樁,固定樁 交流道系統 休息站系統...:TO:不好意思 本創作案不採沉管隧道的方式,因為那會施工困難(花東沿岸海深及海底地貌問題與地震帶等),所以用沉浮式,將通道沉浮一定的水深,以利船隻通過與海上作業,並避開颱風湧浪.... 至於工程預算問題,我想我不是此方面的專家,所以評估會有缺失,可能會無意義,所以還是專家去傷腦筋,聽說最近高工局好像要解散了,可以請這些專家於解散前如果有時間算算看,其成本結構,到時後有需要我提供相關訊息,我會免費提供的... 2:補充工程費用問題: 如果發展海中通道的話,我初步估算工程費用一定會比陸上高速公路費用低, 因為沒有土地?收與土方填土問題,光土地徵收可能就可省下大筆經費 3:TO:抓抓鼠 關於... 1.浮力中性問題:事實上本提案有針對這問題提供基載浮力與浮力調整通道來應付浮力不均的問題, 所謂基載浮力是本通到基本承載人'車'貨重力下每公里不會超過30-50cm幅差,以保正常流輛下的穩定性,但如預不可預期浮力不足時可透過浮力調整通道來調整,浮力通道可設計50%~100%/基載浮力(看安全係數與工程費用決定)... 4:2.水中通道撓曲問題是可以克服的,本來它要承受浮力與海流的力當然會產生撓曲問題,只要不影響視線及交通安全就可以的,就像斜張橋或吊橋類也有相同設計上應注意的問題 3.海底重力摩擦樁就是要解決海底定樁的施工困難,利用重力摩擦樁沉箱可以解決海底定樁的困難 5:TO:抓抓鼠 我再解釋一下所謂重力摩擦樁,最主要不是傳統方式將固定樁直接打入土裡,而是靠重力摩擦樁沉箱定位完成後,在沉箱灌入高比重礦砂,外面施作的尖型倒勾固定樁以重力壓入土裡,因其受力方向有水平與垂直方向,所以我們設計時僅量增加水平力,透過重力與尖型倒勾樁與地面摩擦產稱固定作用,只要我們設計摩擦力遠大於承載力就可產固定作用,跟傳統從海面上用打樁傳直接打在海底固定樁的作業方式不一樣,它可以在更深海底更簡便的方式在海底建構一個固定樁,成本當然會比傳統的作業方式便宜... 6:一般防水問題最主要有兩課題,一是材料問題二是通道銜接處,我想一體成型材料漏水的問題可能比較好解決,致於通道銜接處施以密壁超高導程與電焊熔接方法我想可以減輕漏水問題的餘慮, 7:我同意海中施工目前的確比路上複雜且困難,所以才需要更多人投入發明更簡便的工法,更安全模組機構與低成本作業方式 8:1.針對波浪的問題,只要潛入水中20-30m就能避開波浪與潮差,因為花東是開放型海域不是海灣形海域2.對於花東區洋流平均2-3m/s,最大不會超過6m/s,雖然不算小但不要忘了,洋流流向是與整個通道的結構是平行的,也就是說對結構體有威脅的垂直分力非常的小,所以這應可放心的問題,反倒是可以在結與固定樁間建立一個壓電薄膜洋流實驗發電場,以分擔系統用電量與用電安全3.本結構體是以多管單模組組成,所以剛性問題會大於單管單結構,更能支稱與抗擾動問題... 9:4.自動浮力調整有兩種一微浮調整,就是利用機械力空壓機調整,這是平常在用的,二是瞬時調整_透過超高壓剛瓶將CO2瞬間釋放以應付瞬間所須的浮力調整當然還可透過瞬間減重,透過輔助重力倉減重達到增浮作用5.至於半埋式隧道本人比較偏向不採用,前面有題過了6.新的環境'新的工法當然沒有前例可循,只有創意作前鋒,理論實務當基礎,膽識當後盾(不是我,是決策者),安全便宜為基石,小心變異為運作... 10:TO:愛的牧羊人 本創作案(本趴文幻想案)對於工件的組裝表面上非常困難,但如果我們應用海上的浮沉力量去控制工件組裝, 是不是可以大大減少吊車負載與規模,利用海水的浮沉力讓工件平均密度接近海水密度, 讓工漸組合只剩下定位移動的問題,沒有吊掛承載的問題,縱使有吊掛承載問題也可以利用工作台進排海水來上下浮動以承載超高重量之垂直移動與平行位移... 11:關於通道進水漏水安全防護可分為1.平常微量漏水(如果有)可借由排水溝與集水區利用幫浦解決2.異常進水 1-5立方米/秒,就必需透過封閉與管道封鎖將進水通道與其它段隔離,使進水不至於全通道 通道封閉分為二 A.安全封閉:利用馬達帶動閥門_人員車輛可以得到警告 B.瞬間封閉:利用爆炸力或高壓氣力_直封閉,進水路段可能沒有得到很好的警告與逃生時間,但確保其它路段安全... 12:TO:march 非常謝謝您的建議,但大都不是我想討論的重點,目前我的重點是"海中通道"在工程上是不是可以為蘇花高替代道路,如果可行再由專家去研究通道工程費用'維護'環境'政策'人文....問題, 如果工程上確實不可行,那也只是其中不可行的方法之一,另外謝謝提供新聞資料網頁, 確實跟我要的很接近只是沒有其它資料,如果有更完整的資料那就更完美了,相信有興趣的人也很想知到為什麼他們不做.....,問題在哪?... 13:有道是文不如圖,圖不如影像,我發覺沒有把結構直接以3D圖顯現時,討論了老半天可能還是在一些問題上打轉,但Auto CAD'Pro/e或一些建築繪圖軟體又不是我的強項,所以如果有那位繪圖專家願意幫忙,我可以將手繪稿3D化,這樣可能會比較清楚,如果沒有專家願意幫忙,可能要等到我有預算後再把它3D圖形化,到時候討論請來可能比較會針對重點討論